混淆洁净室检测目的
洁净室性能检测和评价工作是在洁净室施工完成时衡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验收测试)和保证洁净室正常工作状态(定期测试)十分必要的工作步骤。而验收测试包括竣工调试和洁净室综合性能全评价两个阶段。一些新建的洁净室经常将这两个阶段混为一体,往往以竣工验收阶段的调整测试结果,代替综合性能全评定的检验结果,或用综合性能全评定的检验来代替竣工验收阶段的调整测试,这都是不可取的。这两个阶段测试的目的不同,测试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竣工验收阶段的测试多侧重于调整,而且可能反复进行多次,这种测试多由施工单位单独进行。洁净室综合性能评价测定则是在竣工验收测定后进行,由有资质、经验的第三方承担。
洁净车间换气次数不合理 洁净车间不论是乱流时的稀释作用, 还是单相流时的置换作用, 都需靠洁净空气的量来控制和实现洁净车间的各种参数, 因此洁净车间的换气次数不能过低。如果洁净车间的换气次数太大, 则会增加运行成本, 也并不一定能相应的提高洁净车间的级别。洁净车间的换气次数取决于室内热平衡计算, 常规要求1万级的换气次数为每小时25次以上, 10万级为每小时15次以上。洁净车间的送风量应取下列三种的蕞大值: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等级的送风量;根据热、湿负荷计算确定的送风量;向洁净车间内的供给的新鲜空气量。其中新鲜空气量应取下列两项的蕞大值:补偿内排风量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新鲜空气量之和;保持供给洁净车间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立方米。
大家都知道,工厂选址、总平面设计、车间布局、设备选择以及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管理等这些“大问题”都是生产企业保 障生产环境达到洁净标准,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等要求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净化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中, 净化工程的注意事项 有一些细节也需要下工夫做足文章,否则很可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花费巨大财力和精力建成的工程会因为一个风管的不合适或者人员的走动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产品质量。
空调净化是能耗大户,设计与施工中需关注节能措施。在设计中,系统及区域的划分,送风量计算,温度与相对温度的确定,洁净级别与换气次数的确定,新风比,风管保温,风管制作中的咬口形式对漏风率的影响, 干管支管连接角度对气流阻力的影响,法兰连接是否漏风等以及空调箱、风机、冷水机组等设备选择无一不与能耗有关,所以,这些细节必须要考虑到。